WPS表2012采用多条件求和公式进行评分统计 提高效率
每次考试后,分析和统计学生的分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统计方法不正确,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很多学校采用同年级统一考试,然后统计某个年级每个班的学生人数。WPS 2012“多条件求和”公式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公式,省去了“排序”操作。公式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二次使用,更适合一些复杂的统计。接下来,笔者使用Excel 2003和WPS Office2012表格对某次考试的分数进行统计,并介绍了它们的优缺点。担心这件事的老师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
打开年级发来的测试数据(如图1),先统计每班语文成绩大于等于100的学生人数。
图1
第一步是选择单元格区域(A1: J650)并执行“数据排序”。然后选择“中文”作为主关键词,按降序排序,如图2所示。
图2。
第二步,在M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A$2:A$180,L2)”计算1班学生人数,其中单元格面积(A2:A180)为排序后成绩大于等于100分的学生。
第三步:选择M2单元格,自动填写,得到其他班级的学生人数,如图3所示。
图3。
然后重复以上步骤,统计其他科目各班学生人数。
使用WPS Office2012表单统计。
第一步:选择M2单元格,点击插入函数,从常用公式列表中选择多条件求和。求和区域为类,条件1为类等于1,条件2为中文,分值不低于100。参数如图4所示,然后单击插入公式。因为结果是条件的总和,并且满足条件的数字在这里是预期的,所以公式“SUMPRODUCT(A $ 2: A $ 650,1 *(OFFSET(A $ 2: A $ 650,0,SUM(COLUMN(A $ 2: A $ 650)-COLUMN(A $ 2: A $ 650)))=1)*(OFFSET(A $ 2: A $ 650,0),SUM(COLUMN
第二步,选择M2单元格并自动填充到右边的P2单元格中,然后在每个单元格中修改公式的参数(即要统计的分数段,如物理为=80),然后选择(m2: p2)单元格区域并自动填充,这样就可以快速统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各班的学生人数,如图5所示。
图4
图5
评估结果
根据以上统计,通过对比两个软件,WPS Office2012表单的优势明显。在这个例子中,通过使用“多条件求和”的公式,并根据需要修改公式,可以省略“排序”的操作,节省了大量时间,减少了重复操作带来的误操作。公式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和重用,适用于一些复杂的统计。
版权声明:WPS表2012采用多条件求和公式进行评分统计 提高效率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