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

时间:2021-12-04 来源:互联网 编辑:宝哥软件园 浏览: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1)

上帝属于上帝,凯撒属于凯撒。

3354 《圣经》新约

小程序的鼻祖——轻应用失败后,其愿景被后一代微信小程序发扬光大。看到百度卷土重来的希望,顺势推出轻应用2.0——百度智能小程序,并声称要让智能小程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可见百度对其寄予厚望。

无独有偶,时隔不久,互联网新秀今天正式发布了自己的头条小程序,而随着支付宝小程序已经上线,小程序行业已经聚集了互联网四大巨头,一个小程序“四国杀”似乎不可避免。

但这种思维明显落入零和博弈思维的陷阱,恶意竞争对每个家庭都是有害的。显然,四家公司都可以作为互联网巨头上市,每家公司都必须有自己的优势。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实现正和博弈,首先要认清自身产品的定位。

本文试图用四大巨头的产品属性来分析他们小程序的定位,那么首先我们将分别梳理微信、支付宝、百度和今日头条的产品基因:

微信:成也社交,“败”也社交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2)

截至目前,微信月活跃量已超过10亿。与依靠同行营销刷的用户数量不同,一向“无动于衷”的微信数据,显然不含太多水分。但是,根据上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目前的人口还不到14亿,也就是说,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8个每月使用微信。可以说,微信已经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流量池,即便是在内海。

作为国家级应用,拥有10亿用户,依然保持着相对纯粹的产品生态。显然,微信中错综复杂的连接,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富矿。通常,一次成功的营销可以轻松分割数百万用户,但转化率和保留率往往不尽人意。恐怕根本原因在于社交。比如下面要提到的支付宝,通过习惯的积累,给用户留下了对产品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反过来作用于使用场景3354,当人们需要消费的时候,往往会忍不住打开淘宝、JD.COM、支付宝,当支付宝想社交,微信想做信息流的时候,就会遇到用户的抵制。所以对于微信来说,尽管流量很大,但是转化率并不好。单从这方面来说,

支付宝:起于信任,发于B端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3)

如前所述,支付宝的“国民钱包”属性阻碍了其弥补社会短板的尝试。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支付宝产品差异化的成功。具体来说就是深化B端,拥有成熟的商户服务和管理资源,能够保证较高的流量转化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支付宝也构建了自己的产品生态。与微信不同,支付宝的生态属于“花钱”生态。虽然用户数量差距较大,但其流动性远高于微信。

除了B端资源和转化的优势外,支付宝的另一个杀手锏特征是其完备成熟的信用体系。当芝麻信用评分与信用豁免、信用贷款玩“烂”的时候,腾讯信用评分已经挣扎了很久,但还是难产。虽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移动支付是成功的,但是在线金融方面,除了腾讯理财通,目前只有一个零钱通。另一方面,支付宝可以说是打光了钱。

百度:生于PC,“死”于竞价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4)

百度作为国内搜索巨头,可谓PC网站时代风光无限,手握流量分发大权,靠竞价、打补丁广告大赚一笔,打造贴吧、网盘、图书馆、知乎等网络时代生态。然而,尽管有一系列附庸产品,百度的核心仍然是搜索。与腾讯的社会化、阿里的电商不同,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注定存在意识淡薄。

不容乐观的是,另一方面,竞价和广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使得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安于“舒适区”,逐渐失守。

某种程度上曾经的立身之本成了“精神鸦片”。反观腾讯和阿里,在移动时代牟足了劲快速迭代,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APP也牢牢占据了用户手机的“黄金铺位”。

头条:算法破局,内容扎根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5)

在巨头割据的互联网行业,今日头条凭算法推荐生生撕开了一条血路,之后不断崛起,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内容生态帝国,当前估值已达数百亿,堪称“创业梦”的典范。从头条系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从最初的技术驱动到运营驱动,今日头条是个灵活的玩家,然而作为一家年轻的独角兽公司,尽管坐拥数亿用户,并且从微信手中抢走大巴用户时间,头条手里的牌依然十分单一,从产品永久下架和频道整顿即可看出,看似庞大的帝国内部却危机丛生。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不乏短板,但头条还十分年轻,拥有的可能性也更多,除了产品出海之外,在杂乱的内容行业同样大有可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各得其所”,能否正和博弈?

互联网四大巨头齐聚小程序,显然是看上了小程序的可圈留用户,打造生态壁垒的潜力,如果以零和博弈的思维来看的话,一场小程序世界大战在所难免,然而正如几家公司并列互存一样,只要能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产品,扬长避短,将小程序玩出各自的玩法,不也可以实现正和博弈的局面吗?

因此下文就以各家长处为基础,尝试分析各自的小程序战略与定位:

1、微信小程序:生态闭环,赋能商户

同时作为社交APP,微信的用户粘性无疑在互联网产品里一骑绝尘,再加上订阅号、支付、小程序,微信俨然已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此生态从诞生之初就被刻上了封闭的影子。上个月底,微信官方宣布暂停曾为裂变立下汗马功劳的漂流瓶服务,如此“卸磨杀驴”可一窥微信封闭且冷静的产品理念,从需求层面寻找答案的话,原因显然在于熟人社交对隐私的看重。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6)

不过,无论封闭还是开放,在生态层面的利弊显然是难以下结论的,因此对于微信来说,只需做好“裁判”的角色,让开发者自由探索才是繁荣小程序生态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微信只需不断开发功能给小程序,赋能商户,在留住用户的同时,就能坐享支付抽成,可谓一举两得,同样属于正和博弈。

2、百度智能小程序:流量分成,“开源节流”

9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声称将把智能小程序打造成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更是表示将在这个过程中开放千亿的全域流量,同时,智能小程序还主打开源,只需改动几行代码,就能运行在合作伙伴的APP上。近日百度又紧跟着推出了“布道师计划”,承诺将为开发者提供十亿创新基金,同时智能小程序广告收入的90%也将提供给商家和开发者,可见百度对智能小程序押注不小。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7)

对于百度来说,拿出更多诚意,吸引企业和商家入驻,同时用自身擅长的流量分发大力扶持,待开发者和商家尝到甜头后自然会乖乖入局。然而要想拉拢B端,就需要有足够的C端用户来支撑,而这就需要“开源节流”,开源显示指的是通过合作伙伴APP将其用户转变成智能小程序的用户,而节流则是减少手百APP用户流失,这就需要改进产品体验,通过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来留住用户,因此百度必然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黑五类”广告收入,做好平台质量把控,否则一次恶性事件对口碑的伤害就可能导致大量用户出走。

虽然短板众多,但百度并不是一无所长,正如前面所说,百度的看家本领是搜索,而搜索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工具和目的属性,天生就更适合做“基础设施”,退一万步来讲,至少转化效果上还是可以跟微信一战的。

3、支付宝小程序:放弃社交,专注B端

社交短板作为阿里永远的痛,支付宝曾通过“集五福”和“社交圈”尝试破局,然而后果都不尽如人意,一个以集齐五福后删好友结局,一个以舆论一边倒谴责收场,可见支付宝的体质并不适合玩社交。但这并不意味着支付宝小程序的前途黯淡,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对于支付宝小程序来说,继续深耕B端,搭配线上金融优势,做好转化才是出路。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8)

据商家测试,同样业务的小程序,支付宝平台的转化率就远高于微信,而这不难理解,毕竟在用户心中支付宝就是一个手机钱包,每一次打开它本身就带着很强的交易意愿。并且支付宝APP内缺乏微信那么多的“诱惑”,不容易被分心,用户忠诚度自然也更高。

4、头条小程序:内容变现,生态壁垒

今日头条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作为一家互联网新秀,尽管已成为新巨头,然而单靠内容分发显然不能给张一鸣安全感,但其他领域已被前辈牢牢占据,头条的出路自然是深耕内容,打造健康可持续的内容生态,创作者才不会出走,而这就需要鼓励优质原创内容,另一方面还要赋能创作者,给予创作者变现的能力,显然这就是头条小程序的使命。

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图9)

从抖音和今日头条APP内开放小程序搜索和常驻入口,和图文和短视频可插入小程序,最近头条APP更是更新了秒玩功能,由此打通了头条小程序的裂变闭环,类似于公众号的微商城和绑定小程序,显然头条也将内容变现和转化寄希望于小程序,进而打造自身内容生态的壁垒。

总而言之,零和博弈的思维不仅危险,也只会损人不利己,只有摒弃掉这种冷战思维,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做好自家所擅长的领域,最终受益不仅是用户,更能形成互相牵制,良性竞争的局面。

版权声明:小程序《四国杀》:基因差异能否实现正和博弈?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