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禁欲系”微信 TAs才是真正的头号玩家!
你是否经常被微信群里挥之不去的小程序分享卡“打扰”?而这个小程序总能吸引你点击进去,花样百出。本文介绍了列表中的几个组插件小程序,看看它们是如何“登场”的。
屏幕群聊的小程序,一半是利诱,一半是无聊;能名列前茅的小程序,一半是实用,一半是欣赏。
如果说在朋友圈可以选择开会员或者屏蔽巴平的神奇广告,炮轰微信业务,那么现在最想逃离的营销场景就是群聊中可以和无孔不入的小程序分享卡片。
因为你总能发现,小程序里能展示的广告总是最多样的,总有一种方式是你必须点进去的,更不用说专门对标这种需求的互助小组了。
看了这么多分享卡的小程序,很明显筛选一个小程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利诱,但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愿意成为羊毛党。
在利诱的基础上,小程序成长的长远之道还在用户需求。
下面来看看三个切入用户需求的群插件,即群接龙、群有事、群应用——,是如何基于我自己突发奇想的阿拉丁指数社交榜TOP30出道的:
(该“群空间助手”也属于群插件小程序,但由于是微信官方出品,此处不做评论。)
TOP3:群接龙
是连接线下零售和社区运营的社区工具,这是大多数用户对群接龙小程序的第一印象。
1. 源起社区团购,落脚群接龙
在开发群接龙小程序之前,尚世科技创始人吴斌从事软件行业9年,在开发社区团购平台方面有过“惨痛经历”。
当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他运营微信官方账号,成立物流公司,举办线下烹饪比赛。太多的小节让他很忙,这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还是在于软件工具本身。
于是他关闭了曾经亏损数百万美元的公司,回归工具。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出于对微信流量的信心和对互联网的敏感,吴斌认为基于工具的微信小程序可以有所作为。
同年3月27日,微信宣布小程序新增六大功能并开放开发,随后小程序像病毒一样爆发。
为了在流量上抢占一席之地而不被热点埋没,吴斌的微信小程序简单、方便、实用,必须具备用户依赖的功能,并且垂直于——微信群的一个领域。
基于吴斌在社区团购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群组接龙小程序诞生了。
2. 于商家而言,是一款社群神器
传统的微信群接力,发起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辑信息,还要人工清点数量、核对收款、登记收发货信息,过程繁琐且极易出错。
群接龙小程序可以实现的统计、分析、收款、支付等功能,可以节省工作程序,节省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数据错误率。说到群发接龙小程序的功能,吴斌就像是几件珍宝:“对于参与者来说,注册、信息填写、支付一蹴而就,对于发起者来说,采集、统计、数据一目了然。”
"对于企业来说,小组纸牌小程序是一个社区神器."
一、群接龙是一个具有微信群分享属性的小程序。基于微信特殊的社交属性,可以在微信生态系统中完成自然的社交裂变,让商家获得大量用户。其次,在Solitaire形成的数据中,商家可以获取用户画像,通过分析了解用户的消费偏好,为商家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数据支持;第三,除了一般的团购,群接龙小程序还可以用于多种线上线下的交流场景,可以增加现有用户的活跃度,增强用户与商家之间的粘性,管理客户关系,再次刺激消费。小程序在未来两三年会快速增长,至少在微信系统中,权重会越来越大,也将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最佳形式。团体接龙的运营团队
同时也表示作为工具类的小程序,始终会坚定的朝着爆品的方向去运营和服务用户,在短期内不会将它与上市联系在一起。关于群接龙这样一个进入电商领域的群插件小程序,未来会有怎样的走向,这里还不好做结,但作为一个十分便捷的工具,群接龙和社区团购的结合,无疑让线下社交电商的发展有了更多空间。
TOP7:群里有事
要是说群接龙主打的是线下场景中社群运营,那群里有事就是为了填补微信群在群聊功能上的空白部分。
由知名自媒体”和菜头”出品,2017年4月21日上线,截止到2018年2月1日,286天的时间,群里有事的用户数量破1000万。
这个小程序一共有四个核心功能:群通知、群活动、群投票、群红包,几乎涵盖了微信群的所有活动。
想发布一些活动或者通知都可以,而且在发出后,还能看到有群里的成员都有谁已经看过,并且能及时提醒成员参加活动。
体验了一下,这款小程序用着确实方便许多,最起码,有一些重要消息不用爬楼去找,而且能及时提醒群成员。
所以能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用户数量破1000万,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去便捷性,作为一款工具类的小程序,群里有事小程序的用户总数能达到这样的体量也是很不容易的,在这里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原因:
1. 上线时间适当
“群里有事”上线时间是去年4月21日,这个时候整个小程序市场已经稳定下来,微信官方也开始不断对小程序赋能,整体的大环境是好的。再加上,和菜头之前已经开发过”姨妈日历”、”血压日记”和”血糖日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在”群里有事”的开发和运营上更加成熟。
2. 大IP自带流量
对于普通小程序开发者,自带流量的大IP在小程序上的成功并不能算一件难事,和菜头作为自媒体圈的KOL,本身自带流量,拥有众多粉丝,而且和各大头部流量大号都保持着不错的联系,这使得”群里有事”小程序推广更加方便。
3. 迎合用户需求
抛开前两项不谈,”群里有事”最大的成功在于弥补了微信群能力的不足,恰好迎合了用户需求。
微信群是大家社交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在管理上,微信群只有群公告可以使用,而且还只能是群主的特权,这对很多群成员来说都是不方便的,而”群里有事”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功能强大又实用,所以能很容易实现用户裂变。
4. 利用微信群场景,牢牢把握微信流量红利
“群里有事”的用户很明确,就是微信群,相比微信个人,微信群的传播力度远大于个人,所以基于微信群的场景往往能带来巨大流量。
在和菜头的描述中,”群里有事”先是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开始,随后很快蔓延到二三四线城市。
用户群从”槽边往事”的读者群逐渐扩散到教师家长群,事业单位群,行政单位群等。当”群里有事”触达到三线城市用户时,增速变得更快了。
对于自媒体来说,小程序的出现创造了内容变现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普通的小程序开发者来说,小程序或许不像自带流量的KOL那样容易推广,但微信10亿月活的流量高地能容下的不止是头部大号,更多的应该是普通开发者。
TOP24:群应用
如果说前两款小程序称得上明星产品,那么,居于榜单第24位的群应用小程序则显得低调内敛了许多。
体验过后,显而易见群应用在功能上的设计并不精巧,甚至是极简化了,唯一的群插件功能便是个人名片推送到群,这一点是不是很熟悉呢?
是的,和加推的用户定位如出一辙——业务人员。
功能的确不是群应用小程序的亮点。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进一步体验,可以看到小程序的个人中心页面除了常规功能显示外,更显眼的是“定制开发”几个字。
小程序的定制开发,价值在于B端,而B端用户的一个共性是什么呢?
他们也有业务,需要群名片这样一个简单的功能做推广,理解这一点可以联系加推小程序的火爆。
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群应用提供给现在小程序第三方服务商的经验就是——以用户需求切入做定位。
这样的逆向思维无疑给现在在做小程序开发的服务商提供了更多思路,可称之是用小程序实现的“客找店”模式。
早在微信小程序诞生之前,就有人预测过,小程序很可能作为插件的方式用来增强微信群的功能。
就以上浅析的三个群插件小程序来看,的确如此。
其实,微信是“禁欲系”的,这个没错,但微信也是最富于想象力的一款社交产品。
背靠微信生态,仅仅是群插件就可以玩出这么多花样,现在的工具类小程序也只是冰山一角,刚需的工具+小程序最不缺的就是市场了。
版权声明:面对“禁欲系”微信 TAs才是真正的头号玩家!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