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下嫁”微信小程序: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估计没人想到,已经拥有智能小程序的百度,来到了微信小程序生态,成为了“第三方服务商”。
昨天,微信官方账号的“百度开发者中心”推文公布了一项新功能:微信小程序统计新上线!
百度开发者中心和微信小程序是什么关系?这个看似不相关的“组合”,其实揭示了百度的“开放计划”:强行“蹭”微信小程序的“人气”,想以自己最擅长的技术能力分享小程序的一块。
这个意图可以通过百度自己对这款产品的介绍来证明:百度的“微信小程序统计”是百度统计新拓展的业务——移动统计,它“可以统一查看App、百度小程序、微信小程序的多端数据”。
百度将数据触角延伸到微信小程序,源于微信生态的繁荣和产业链的完善。不仅第三方小程序开发、小程序营销公司、小程序统计公司随处可见,刷量的灰色产品也形成了成熟的行业。百度非常重视的智能小程序一诞生就备受质疑,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之前失败的“轻应用”的“身体替身”。
与此同时,支付宝也大力发展小程序,但与微信小程序相比,支付宝还没有成为气候,于是百度凭借擅长数据技术,直接延伸到微信小程序的“腹地”——数据,成为微信的“第三方”。
小程序可以用百度统计吃更多的鱼。
百度的第三方之路是从“稀缺性”开始的。
这个小程序的数据统计是百度统计的。百度统计于2009年上线,9年来一直专注于App数据统计。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它拿出了“一鱼多食”的稀缺游戏,让开发者可以统一查看App、百度智能小程序、微信小程序三个应用的数据分析。目前这个功能是百度独有的。
这个“专属”功能虽然有点晚,但是很聪明,直接切入企业痛点。过去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开发app和小程序,数据监控和管理是最大的问题。不仅监控工具不同,有时数据维度也不一样,导致数据各方面分析都比较困难。俗话说得好,入驻很酷,数据管理“火葬场”。
现在,百度统计可以解决这个痛点,对企业很有吸引力,因为不管白猫还是黑猫都能抓到老鼠,都是好猫。
从进入模式来看,百度统计和阿拉丁这样的第三方平台一样,分为三个步骤:
注册平台
填写AppKey
访问SDK
尤其是无论使用哪一种第三方数据分析产品,企业都需要主动将统计工具的代码接入到自己的小程序中。
百度在下一个大游戏中。
在微信小程序中,数据统计一直是“香锅”,小程序统计分析平台阿拉丁获得了4轮融资,估值10亿元。当然,对于百度来说,我们想要的不是融资,而是通过小程序和下一个大游戏的庞大数据带来很多利益。
ction powered-by="xiumi.us">晓程序观察认为有几点妙处:
1、微信这样的超级App基于自己的私域流量,已经形成独有的生态系统,百度植入数据统计的工具,等于是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埋入了自己的“天眼”,借助在这些生态系统中活跃的B客户群体采集相关的数据,通过筛选锁定百度小程序的种子B端企业,邀请其入驻百度平台;
2、百度统计平台所得到的数据,是支持其PC和移动端竞价产品的基础,通过推出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来获取微信小程序的数据,可以丰富百度原本的互联网数据模型收集来源,使得原本百度的大数据更为立体化、全面化。
3、可以迅速洞察市场走向,如哪类小程序热门、哪类行业是小程序风口,还可以一目了然场景、玩法、入口的优劣势,为百度小程序搭建提供思路和方向。不仅如此,还可以全方位了解微信生态内的搜索入口、推广入口、流量入口等数据,有助于百度“窥探”微信的隐私,更加了解这个强大的对手。
备受百度重视的智能小程序
竟无人问津?
百度的小程序统计功能才刚上线不久,会否在微信小程序圈掀起接入热潮还未可知。但是百度迫切想用这一方式,为自己的智能小程序“加热”。
我们从百度内部了解,百度高层对于小程序非常重视,小程序是今年战略产品。今年5月份的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高调宣布智能小程序上线。
然而市场的反馈却大相径庭,我们采访了多家企业,包括美宜佳、转转、轻芒、连咖啡、36kr、众安保险、有车以后等众多在微信小程序生态内玩得风生水起的“明星产品”,ta们覆盖内容、电商、快消、零售等多行业,却几乎“异口同声”表示“未进驻百度只能小程序”,甚至大多数根本没有接到过来自百度的邀约,倒是其中好几位已经开始试水支付宝小程序。
由此说明,在三家巨头小程序中,百度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对企业而言没有太多“兴奋点”刺激ta们去主动接触。这正是百度此次动作背后的“无奈”。不过,神奇的是,百度自己似乎没有太多的意愿,去大面积接触这些积极拥抱小程序的企业。被市场遗忘,几乎是必然。
百度入局,凉了谁?
综上可以见得,现在百度小程序对于微信小程序甚至是支付宝小程序都不在一个维度上,根本谈不上影响和威胁。但是作为第三方,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其中最恐慌的,可能就属专注于小程序的统计分析平台的第三方数据榜单类公司。
目前,百度小程序统计才刚刚上线,日后极大可能会上线更多数据维度的分析能力,到那时,对于第三方公司而言,将面临大军压境的压迫感。因为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一,百度数据分析能力自PC时代起就一直是顶尖力量,被众多站长称道,这一优势一直延续至移动互联网时代,早已形成明显品牌效应,足以对很多数据分析公司形成“碾压”之势。
这在我们的随机样本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多数小程序开发者表示“会选择百度,做数据肯定是百度最好,品牌摆在这”;小部分表示“还是会选择第三方公司”。
不过,这小部分开发者看中的不是第三方公司的分析能力,而是“使用第三方公司分析后,小程序可能会被放在ta们统计的排行榜里,可以增加曝光度”。换言之,在百度这样的数据分析巨人面前,第三方公司的核心优势,是违背微信价值观的“中心化”小程序排行榜。
虽然微信多次强调,不会干涉任何第三方公司的发展,但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微信一直在采取一些措施,不让生态偏离航道。百度用这种植入“天眼”的方式窥探微信生态,并带着“挖墙脚”的欲意,或许会刺激微信小程序数据助手的能力优化。
当然,对于百度而言,这些核心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固然会带来众多利好,但百度为接入的企业负责,承担数据风险。
最后,奉上微信、百度、阿拉丁数据统计维度最全对比图。
通过对三家数据维度的比对,我们总结了几点重点如下:
1、百度统计、微信后台、阿拉丁数据统计的分析维度基本一致;
2、微信的「小程序数据助手」小程序的数据,更加实时,运营者可以获取更多精准的数据;
3、阿拉丁的数据更注重后期推广和转化,和其中心化榜单产生联动。
版权声明:百度“下嫁”微信小程序: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