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的两条不同路径:微信关闭和百度打�
小程序虽然有“连接一切”和“用完就跑”概念的加持,但本质上是基于超级app的“类似App”或“迷你App”,无需手机本地安装。张小龙曾将其命名为“申请号”。归根结底,微信在连接了人和内容之后,才开始连接“产品”。所以,小程序的价值,就是AppStore对于苹果对于微信的价值。
其实百度曾经推出的“轻应用”,就是小程序的鼻祖。当时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互联网人辛辛苦苦设计app,争做流量门户,骨子里流淌着“王侯将相更好”的革命精神,为的就是在手机桌面上争得一席之地。微信推出微信官方账号的时候,整个移动互联网进入了后半段,不需要博客或者个人网站,只需要一个微信官方账号。当流量迅速向超级App集中时,小程序就能发挥作用,反响如云。据统计,2018年我国互联网应用数量达到1700多万,但每个用户每天最多只能接触不超过9个应用,这已经成为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矛盾。
如今,大量创业者涌向小程序创业,但很快发现微信小程序并没有那么性感。那么,微信小程序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百度App计划在7月推出智能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相比有什么区别?能不能成为开发者做小程序的“替代品”?本文试图对此进行解读。
第一,微信小程序的痛点,开发者需要打开平台作为平衡。
对于开发者来说,微信小程序的优势不言而喻。腾讯拥有最大的社交流量池,获客成本远低于推广一款app。微信官方为开发者提供了简单的基础设施,开发小程序不需要特别高的“技术门槛”。难点在于开发者是否了解产品逻辑和实现模式。但即使我们忽略了这种实力上的差异,微信小程序还是不够完美。
(1)被点名的风险始终存在。这不是企业家决定的,而是腾讯决定的。所以匿名聊天在网上的病毒式传播很快就被摧毁了,因为它冲击了腾讯熟人的社交逻辑。
(2)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竞争。《Jump Jump》上线时,微信的屏幕导流至今高居榜首,小游戏成为腾讯自身游戏收入的增量业务;此外,腾讯的流量偏向于其投资的公司,头部的微信小程序列表中,很多都是腾讯自己的产品和其投资公司的产品。
(top20小程序中的红框是腾讯产品)
(3)小程序的营销场景还没有打开。张小龙更倾向于小玩意的开发者,但对中小企业头疼的推广、吸粉、裂变非常克制。目前微信小程序无法添加关注、显示访问数据,也无法给用户推送消息唤醒用户。如果是这样的话,用户微信的“红点”很快就会变得过于密集不堪,而这些优势也限制了企业做小程序的想象空间。
虽然微信沿着“微信OS”的道路疯狂奔跑,但基于上述微信小程序的痛点,应该还有另一个家长app作为孵化小程序的平台,就像支付宝之后微信支付的突然袭击,滴滴出行之后的美团打车。归根结底,手机用户对垄断非常反感,需要保证竞争态势,才能避免平台店欺负客户的危险。
放眼整个移动互联网,或许只有百度App能担此重任。首先,微信用户10亿,百度App用户7亿,2018年一季度百度App日均用户1.37亿,百度信息流日均用户超过1亿。只有母产品流量充足,才能补充其他小程序。其次,微信作为社交门户,百度作为搜索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确需求引发的精准流量。百度搜索每天响应60亿次搜索请求。此外,微信小程序的冷启动是微信官方账号运营商通过小程序绑定微信官方账号,而百度App的存量开发者包括官网、手机WAP站、站长等。他们当然期待升级到百度小程序。
96142.微信小程序的本质是一个封闭的流量系统,而百度智能小程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
不可否认,微信已经成为线上基础设施,但由于腾讯是一家流量和资本双重驱动的公司,只能在流量封闭体系内反哺对其他产品的投入。作为腾讯的王牌,微信的流量闭环效益越来越突出。
用户不需要跳出微信去社交、阅读、玩游戏、购物、搜索。以购物为例,用户可以在JD.COM购物频道或小程序在线购物,可以比在JD.COM App沉淀更多的用户数据。微信更不愿意让用户去淘宝开店或开店,和魏梦、有赞开店或做交易都可以。起初,用户无法在微信中打开淘宝的链接是很正常的。最近微信用户时长被Tik Tok等短视频平台侵蚀,越来越多的短视频链接打不开。
452523-1.png" />(最近在朋友圈流传的一张图,加剧了很多产品开发者的焦虑)
反观百度一直构建的是彻底开放流量生态体系,百度的基因是“连接信息”,在PC端用户的交互习惯是“百度→其他站点或产品”。百度本身依靠大搜及信息流广告收入盈利,高度依赖App的用户流量和粘性。当移动端用户通过百度App访问其他小程序习惯建立,对百度App使用就会更加高频。
百度本身是程序员主打的技术型公司,做小程序是回到自己的主场,小程序极有可能成为百度重返“超级入口”的拳头产品,其意义不下于微信做公众号,并成为百度在信息流之后的又一爆发业务。
据百度App业务部总经理平晓黎称,“百度将是业界首家做开放平台的小程序”,据笔者观察,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开放”优势与微信相比体现如下三个方面:
(1)跨产品流量开放。目前微信小程序尚未在腾讯系中打通,百度智能小程序可以在搜索时出现,也可以在首页信息流中呈现,甚至会陆续出现在百度地图、手机助手、百度贴吧等百度系App产品之中。
(2)跨终端运行开放。微信小程序只能在微信手机端之中运行,甚至在微信桌面版聊天工具都无法访问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将在移动端、PC桌面或浏览器、Web甚至各类智能设备上使用,甚至还可以运行在百度App以外的任何浏览器上。
(3)人工智能技术开放。限于腾讯本身的AI技术,小程序依然是去中心化的生态,缺乏平台技术赋能;百度将AI所积累的能力通过API组建起来供开发者灵活的调用,并让AI开发者可以把这种技术交给百度来实现,从而整体提升小程序的技术含量,降低技术成本。
▎三、小程序智能化新体验将成为突破点
当前小程序开发者追求产品体验与App体验一致,微信小程序的便利更多是用户账户体系与微信号打通,省去用户登录的繁琐,但本身没有带来比开发者原来的App更爽的体验。
随着手机厂商内存和存储空间越来越大,安装更多App也不至于卡顿,用户为什么要用小程序?比如微信小程序在阅读场景匮乏,主要是由于微信小程序在阅读体验上就不如App和公众号。平晓黎把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优势概括为“体验、流量、智能、开放”,其中“体验”放在第一位,百度智能小程序能否提供“智能化体验”是其相对于微信小程序的后发优势。
百度智能小程序将能够承载视频、直播、游戏等富媒体内容,并与百度搜索、信息流、百度App打通呈现,其分发逻辑与搜索、信息流一致都是需求明确的精准匹配。据了解,百度智能小程序会逐步的开放一系列的规则和工具,帮助开发者自主的运营流量和用户。
百度AI技术依然是排名第一的,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内容审核,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模块AI技术通过API接口释放给智能小程序开发者。现在用户通过百度App语音搜索音乐、书本、游戏、购物网站等能够直接得到想要的信息,接下来,在百度App可以直接通过语音访问小程序,比如语音搜索“小米”首页就知道跳出小米的小程序。另外,智能小程序将是更为理想信息流广告导流跳转至其他App下载更高效落地产品。
在智能化应用场景方面,智能小程序支持AR、OCR、活体验证等线下支持扫码方式接入,是一款适应IOT和连接万物的新产品,往后DuerOS与智能家电厂商合作,厂商无须再开发App让用户连接百度账户,直接通过更方便开发的百度智能小程序连接体验更加顺畅。
▎结语:
小程序已成为BAT新的战场,当所有产品试图微信集中开发小程序分一杯羹时,流量本身成为一种特权,而与微信封闭化流量体系相比,百度智能小程序在流量、技术、产品承载上彻底的开放化,更契合人们对小程序连接信息和万物的期待。开放才是互联网本质,只有真正开放、不断向其他产品赋能才能越来越强,这本身是腾讯成功的经验,但是封闭体系让长尾小程序开发者和中小企业依然看不到太多希望,只有当小程序双雄并立,相互良性竞争时,开发者才能利益最大化,无数小程序用户才能获得更智能化、更便捷高效的产品体验。
版权声明:小程序的两条不同路径:微信关闭和百度打�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