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的历史与展望
蓝牙在蓝牙的历史与前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最早由爱立信、诺基亚、Int el、IBM和东芝在1998年提出,并以丹麦传奇天王蓝牙命名这项伟大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基于2.4GHz射频频段的跳频扩频。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能耗低、辐射小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手机、掌上电脑、耳机、便携式电脑等移动终端。它一度被认为是可以统一无线产业的关键技术。但事与愿违,由于蓝牙技术标准难以实现统一,制造成本下降太慢,在规模化应用中遇到了很大阻力,一个大规模商用计划被无限期搁浅。此外,由于同期新无线技术的挤压,蓝牙甚至有半途而废的危险。一些反Ge的科学家转头说,蓝牙技术的早期宣传有些夸张。在此期间,丹麦国王的牙齿有些松动。如果十年之后,蓝牙东山再起用现在的股市来形容这些未知的技术,蓝牙无疑是一只强势的蓝筹股。无论市场如何震荡,人们总能看到增值和盈利的潜力。其实从2005年底开始,蓝牙就出现了明显的见底迹象。去年,全球蓝牙模块出货量达到5.15亿颗。进入人们视线十年后,蓝牙技术卷土重来。专家认为,蓝牙的快速恢复是必然的。其中,手机的延伸互联需求成为主要原因。随着手机娱乐功能的不断增强,大量的音乐、短片、图片等多媒体数据需要存储和共享,因此手机之间,以及手机与电脑、耳机等3C设备之间的互联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其他数据传输方式相比,蓝牙技术无疑更先进。以知名的USB串口为例,虽然操作简单,却要忍受线缆的束缚;与蓝牙相比,红外线属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论是传输速度还是传输距离都明显逊色。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最简单的无线互联解决方案,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并在相关产业链中初具规模的蓝牙技术势不可挡。蓝牙在A2DP协议,给音乐手机插上“无线的翅膀手机上的普及似乎是一蹴而就的。据统计,我国手机市场上搭载蓝牙功能的手机超过16万部,并以38%的速度快速增长。可以说,蓝牙很快就会或者已经成为如今手机的标准配置。与蓝牙如火如荼的普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手机用户对蓝牙的了解有限,大多集中在数据交换层面。其实蓝牙衍生出来的应用模式非常丰富。除了前面提到的数据交换,无线应答、音乐播放、车载蓝牙都是基于蓝牙技术的典型应用。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低端蓝牙手机主要是无线通话。真正为音乐手机插上无线翅膀的蓝牙协议是A2DP(Bluetooth Audio Transmission Protocol,蓝牙音频传输协议),使支持蓝牙音频传输的设备相互互联,达到16位、44.1kHz的CD音质,如果手机或耳机不支持这个协议,只能获得通话效果等单声道音质,与真正的立体声相去甚远。换句话说,只有支持A2DP协议的才能算是真正的音乐蓝牙手机。目前市场上支持A2DP协议的音乐蓝牙手机不太常见,集中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大品牌,价格相对较高。以备受诺基亚关注的N95为例,授权价格超过7000元,Moto最新的Z6接近4000元。原因之一是立体声蓝牙耳机价格昂贵,一个普通的要1000元左右,几乎等于一个普通手机的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蓝牙手机的整体价格。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尖端手机K-Touch天宇更早涉足蓝牙技术,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
它几乎可以支持市场上所有主流的蓝牙协议,从而保证了天宇手机出色的兼容性,与任何立体声蓝牙耳机搭配都能获得一致的好品质。此外,还引入了AVRCP(音视频远程控制协议),用户可以通过蓝牙耳机上的快进/快退/播放/暂停等快捷键控制手机的音乐播放,简化了操作。音乐蓝牙已经成为天宇高端手机中的标准配置,其高端蓝牙手机在原有音乐蓝牙的基础上,实现了蓝牙收听FM、MP4的功能,用蓝牙享受发烧级音效。值得一提的是,一向以性价比著称的天宇,在音乐蓝牙手机这一细分市场也保持了“平民性格”,产品价格基本在1500-2000元之间,拉近了蓝牙技术与普通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