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计算机配置知识视频-寻找计算机配置知识…

时间:2021-08-26 来源:互联网 编辑:宝哥软件园 浏览:
提问:请专家传授pc主机配置的知识,比如主板,有哪些品牌,945指的是什么,什么CPU 3.06等。越全面、详细、易懂越好。谢谢你。最刺激的回答:我推荐一些给你看看。CPU指示灯(1)CPU的时钟频率称为主频。主频越高,电脑工作越快;主板的频率叫外频。主频率和外部频率之间的关系是: (2)内部缓存,也称为L1缓存。这种存储器采用SRAM制作,封装在CPU内部,访问速度与CPU主频相同。内部缓存容量越大,整机工作越快。一般容量为千字节。主频率=外部频率倍频(3) L2缓存。缓存集成在中央处理器外部。访问速度不排斥或不同于CPU主频和主板频率。容量一般为KB ~ MB。(4) MMX(多媒体扩展)教学技术。随着多媒体扩展指令集CPU的增加,多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可以提高60%左右。(5)三维教学技术。随着3D扩展指令集CPU的增加,可以大大提高三维图像的处理速度.....................自从CPU从雏形出现到今天的成长,因为制造工艺越来越先进,集成度越来越高,内部晶体管数量达到几百万。虽然CPU的晶体管从最初的生长开始就成倍增长,但CPU的内部结构仍然可以分为三部分: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CPU的性能大致反映了配置它的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所以CPU的性能指标非常重要。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第一,主频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来说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一般来说,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指令数量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速度越快。但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并无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部频率,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是指CPU外部频率与主频率之差的倍数。公式隐含的是:主频=外频倍频。我们通常所说的赛扬433和PIII 550指的是中央处理器的主频。第二,内存总线速度,或者说系统的总线速,一般等于CPU的外部频率。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体系统性能至关重要,因为内存速度的增长滞后于CPU。为了缓解内存造成的瓶颈,L2缓存似乎协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内存总线速度指的是CPU和L2缓存与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第三:工作电压。工作电压是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的CPU(386,486)因为技术落后,它们的工作电压一般都是5V。当增长到586的时候,已经是3.5V/3.3V/2.8V了,随着CPU制造工艺和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趋于缓慢下降。英特尔最新生产的科波明采用了1.6V的工作电压,低电压可以解决功耗过大和发热的问题,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尤为重要。第四:协处理器或数学协处理器。在486之前的CPU中,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由于协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浮点运算,386、286和【本站原创】变得更加复杂,指令过多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后来发现,计算机中80%的程序只使用20%的指令集。基于这一发现,RISC精简指令集被提出,这是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的一次深刻革命。RISC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是把握CISC指令系统的缺点,如指令种类过多、指令格式不规范、寻址方式过多等。通过减少指令类型、规范指令格式和简化寻址方式,便于处理器内部的并行处理,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指令长度单一(一般为4字节),在字边界对齐,字段位置,尤其是操作码的位置是固定的。寻址方式的简化:几乎所有指令都由发送方寻址,寻址方式总数一般不超过5种。其他更复杂的寻址方法,如间接寻址,由软件使用简单的寻址方法合成。广泛使用调度器间操作:RISC指令集的大部分操作都是调度器-调度器操作,只通过简单的Load和Store操作等待内存。因此,每条指令中的等待内存地址不会超过一个,等待内存操作不会与算术操作混合。简化处理器结构:使用RISC指令集可以大大简化控制器和处理器其他功能单元的设计,无需使用大量的专用容器,特别是允许指令操作通过硬件路由实现,而不是像CISC处理器那样使用微程序实现指令操作。因此,RISC处理器无需像CISC处理器那样设置微程序控制内存,就可以快速直接地执行指令。

版权声明:计算机配置知识视频-寻找计算机配置知识…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