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盘提示
硬盘是计算机中的主要硬件设备,也是人们存储大量数据和信息的外部存储器之一。是迈拓钻石的第五代硬盘(ATA100,7200rpm)。(1)硬盘组成:(一)磁头磁盘组件(简称HDA)。在HDA腔中,是硬盘的盘片,盘片的数据结构按照磁道由低到高由以下五部分组成:MBR: Master Boot Record)MBR位于硬盘的柱面0、磁头0、扇区1的位置,俗称零磁道位置。它由分区命令Fdisk生成。MBR结束标志为55AA。可以用杀毒软件KV300+的F6功能查看,默认屏幕为MBR。 DBR: DOS引导记录)DBR位于硬盘的柱面0、磁头1和扇区1。它由格式命令格式生成。DBR的终点标志是55AA。在KV300+的F6功能下,按F1,显示的画面是DBR信息。FAT:文件分配表)FAT表位于柱面0、磁头1和扇区2。FAT表的大小由硬盘容量决定。硬盘容量越大,FAT表越大。DIR区域:目录)DIR区域是指根目录区域。当我们在DOS提示符下键入DIR并按ENTER键时,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就是这个区域的内容。数据区:数据区数据区负责硬盘中的数据存储。当数据被复制到硬盘时,它被存储在数据区。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2)硬盘参数硬盘的主要参数包括外形尺寸(多为3.5英寸)、接口类型、主轴速度、容量规格、每盘存储量、ATA logic -CHS(列数/磁头数/扇区数)、平均寻道时间、最大内外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缓存容量等。是三种硬盘的参数。(3)硬盘的速度硬盘和主板之间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分为33、66和100 MB/s(称为Ultra ATA33、66和100,也称为Ultra DMA33和Ultra DMA66等。).它可以看作是一个通道的宽度。在实际使用中能否达到这个数字,取决于硬盘单位时间内是否有那么多可以读写的数据,这就涉及到硬盘的另一个性能指标: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内部数据传输速率是一个实数,代表硬盘的真实数据读写速度,是衡量硬盘性能的重要参数。一般ATA 100硬盘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只能达到50到70 MB/s.此外,硬盘的数据缓存容量和速度也直接影响数据传输速率。新硬盘一般采用2MB SDRAM缓存。除了传输速率,硬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那就是平均寻道时间。主流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8到10 ms之间,这个概念相当于你在图书馆找到指定的一本书的平均时间,刚才提到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看作是你读一本书x个字的时间。上面我们讲了数据传输速率和寻道时间,但其实这两个参数是由硬盘的其他参数决定的:每分钟转数和单盘容量。我们常说的5400 rpm和7200 rpm是指硬盘每分钟的转数,基本上决定了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这就像一个机智的人必须比另一个迟钝的人更快地在图书馆找到一本书一样。至于每个磁盘的存储量,是指硬盘的一个磁盘的容量。这个数字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如果一个人用一只眼睛读十行,他的阅读速度一定比一只眼睛读五行快得多。
标签: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