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布局小程序生态 生活服务或成为主战场
微信的小程序已经全面开放快一年了,但阿里迟到了却依然没有缺席。微信和支付宝的战争继续在小程序领域蔓延。支付宝上周全面开放了小程序,“小程序集合”被添加为第一屏默认应用。
看来微信还没有形成小程序生态屏障。阿里正面进攻有优势吗?小程序未来会形成什么样的格局?
小程序是大势所趋,微信抢先建立起完善生态
对于大众来说,微信是将小程序推向移动互联网舞台焦点的重要推手。在微信之前或者之后,都有人在尝试普及这样一个APP的轻量级版本。
无论是谷歌、微软作为系统,小米、华为作为手机,还是和腾讯同领域的阿里巴巴、百度。谷歌在2015年推出了PWA(渐进式网络应用)。2017年,得到了微软的大力支持。微博和饿了么已经在中国支持PWA了。之后,国内9家手机厂商推出了快速应用,支付宝、百度也推出了小程序。
目前国内最成功的是微信,但是追求轻量级的app或者小程序确实是得到了各个领域科技公司的相当支持。对于用户来说,小程序不需要下载,体验比浏览器好很多。开发者可以避免系统和设备适配的问题,也减轻了硬件负担。
有了这样的优势,很多应用程序更容易被小程序取代,小程序的增长也是大势所趋。
与国内PWA相比,微信的影响力更大,更能适应国情(部分应用没有网页版,国内经验好的PWA应用很少)。其他平台的快速应用和小程序后来才出现。现在小程序几乎是微信小程序的代名词,微信小程序内部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微信公开课于7月11日宣布,上线小程序超过100万个,150万开发者加入,每人每天4个小程序。目前App Store应用总数约200万,Google Play应用总数约360万。微信小程序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应用市场和分销渠道。
这些数据证明了微信的小程序口号。根据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18年6月,微信小程序日均用户达到约1.4亿,渗透率为43.9%。小程序让拼多多上市,小游戏《海盗来了》个月流量过亿,这个微信做的市场怎么能不让人羡慕?
老对手微信在小程序上蒸蒸日上,支付宝也忍不住加速入场。以往支付宝小程序的公测版由于开放性有限,只是一个工具,很难满足支付宝的需求。现在全面开放了,支付宝全面开放到底要求什么?
小程序的好处是原因之一,但阿里的初衷在于抵御微信
构建小程序生态有很多优势。真正让支付宝下定决心的,是与微信的竞争。支付宝的诉求是再造小程序生态,与微信小程序竞争,保护其电商和支付业务。当然,其他的好处都是无意的,会给阿里带来额外的好处。
小程序生态具有强大的能量,小程序提升阿里各方面话语权的主要优势是轻量级、易用性、易于被大众接受普及。相比之下,用户安装原生APP要困难得多。小程序登陆支付宝时,处于支付宝生态的控制之下。小程序只能用阿里账户系统登录,用支付宝支付。
基于阿里的APP确实需要小程序的渠道。有些应用,比如夏密音乐,市场占有率低,不可能上线微信。有了支付宝小程序,就有机会获得用户。如果淘宝和天猫也有小程序,当然对部分用户来说是最好的。这些应用内容丰富,加载速度慢,占用空间大,对低配置的手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小程序的发展会对APP的主动性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进而对小程序平台产生积极影响。原本分散在各个APP上的流量,会聚合到支付宝上。支付宝获得了流量和分销权。
抵制微信是重中之重,与腾讯竞争是战略诉求。除了小程序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微信的战略抵制也是吸引支付宝打造小程序的初衷。
小程序火了拼多多,说是提升了JD.COM及周边的购物体验,明显冲击了阿里电商的市场份额。JD.COM和拼多多从不同层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长尾小程序则可以满足大家的个性化需求。素材品类的丰富,让淘宝和天猫的重要性降低。再加上社会优势,他们真的可以和阿里一较高下。
除了电商的影响,仅与电商捆绑的支付宝也将被抢占市场份额。微信小程序中的电商、生活服务、游戏都在拓展微信支付。即使阿里不支持新电商,也不能让支付场景的控制力减弱。
支付宝推出的小程序也可以避免属于自己部门的流量流失到微信。目前阿里系旗下的微博和优酷都有微信小程序版本。面对已经臃肿的APP,很多用户可能会选择小程序版本。如果支付宝开个小程序,凭借账户系统的优势,用户还是可以拉回到阿里的。
另外风口里的风不会一直吹,也不会进入市场。如果市场完全固定,就更难进入。时间紧迫。要对抗微信,越早布局小程序越好。
阿里腾讯小程序战争开打,生活服务是长期鏖战的领域
当然,支付宝现在的动作不得不面对微信早在一年前就全面开放的现实。
先来后到,微信已经聚集了一批用户,长期搭建这样一个开放平台的意义现在开始显现。现在支付宝开始在小程序上下功夫了,虽然大部分不排队的开发者还是会在两个平台上线(可能有少数开发者受到开发成本的限制)
弃在支付宝上线),但在微信和支付宝有相同的小程序时,用户留在微信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微信小程序的用户习惯已经养成,而且过去一直自动用微信账号登陆,用户不一定愿意转移到支付宝。看来,微信的先发优势还是比较大的。
- 微信进入电商,支付宝也可以做游戏
阿里的老对手和新电商通过微信小程序抢走了电商市场的一些份额,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单纯在电商领域的竞争,主要靠淘宝、天猫把握市场,适时推出消费者需要的服务等等。阿里的弱势在于社交性不足和流量焦虑,想解决并不容易。
其实支付宝上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关系链,既然用户可以在Steam和网易游戏上为了和朋友玩游戏不厌其烦问ID添加好友,阿里不妨也试试用小游戏打开这扇门。
先不说微信小程序中小游戏的表现多么亮眼,就说小游戏,肯定是增加用户时长的好办法。小游戏比游戏APP好在完全在小程序体系之中,要想转化为支付宝的时长和流量会更容易。用户时长上去了,社交才有希望,其他小程序也更能被带活。
游戏也是支付的重要场景,此前支付宝在游戏支付的存在感没那么高,就是因为游戏主要是在腾讯手里。现在阿里有正版授权的《旅行青蛙》,发行过起诉了微信小游戏《海盗来了》的《猪来了》,做游戏的难度不会太大。
- 生活服务是必争之地,腾讯阿里会打一场持久战
微信与支付宝的小程序竞争最后都会落到生活服务上来。首先,生活服务偏工具型应用,对账号养成的影响较小,除了部分收取押金的应用外,用户难以被绑定,也就是说双方都存在从对方手里抢夺用户的机会。
其次,生活服务涉及到支付场景和线下场景,对支付宝和微信意义都很大,谁也不会把它拱手让人。
所以这场战斗必打,而且打得久。生活服务涉及范围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生活服务领域本身也风起云涌,新技术的出现也会把战线拉长。
支付宝相对来说比较强调生活服务,对相关的线下布局也非常积极。微信小程序品类更全更多,生活服务的重要性没那么高,再加上还没有完善的征信服务,微信在生活服务方面没有支付宝有优势。
如果支付宝能用游戏叩开用户时长和社交的大门,与微信的分庭抗礼也未必不可为。未来两个平台除了处于竞争状态之外,还会不断加深自己的细分特色。目前看来,支付宝小程序难以像微信一样释放出巨大能量,但在生活服务方面会有不俗表现。
版权声明:阿里腾讯布局小程序生态 生活服务或成为主战场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