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十大常用功能例程

时间:2021-09-17 来源:互联网 编辑:宝哥软件园 浏览:

1.根据条件求和。

SUMIF函数的一般用法是:

=SUMIF(条件区域、求和条件、求和区域)

如果条件区域中的内容满足指定的求和条件,则相应的求和区域将被汇总。

如下图所示,应该统计不同店铺的销售额。F3单元格公式为:

=SUMIF(B $ 2: B $ 12,E3,$ 2: $ C $ 12)

2.返回最近一天的销售额。

LOOKUP函数的一个常见例程是返回查询区域中最后一个值,该值非常大,为9 ^ 9。

如下图所示,要计算B列的最后一个销售数据,即最近一天的销售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LOOKUP(9^9,B:B)

3.返回间隔分钟数。

TEXT的功能是将数字显示为指定格式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格式代码,可以实现大多数用户定义的格式。

在时间的自定义格式中,小时是h,分钟是m,秒是S.

在外部添加[]以显示大于24小时的小时数或超过60分钟的分钟数。

如下所示,要计算两次之间的间隔分钟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文本(B2-a2,“[m]分钟”)

4.计算工作日数。

网络日。INTL函数可以通过使用自定义周末来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完整工作日数。

使用方法是:

=NETWORKDAYS。INTL(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周末、其他节假日)。

如下图所示,要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工作日数,C2单元格的公式为:

=NETWORKDAYS。INTL(A2,B2,1,E$2:E$6)

第三个参数使用1,这意味着周六和周日是周末。

5.条件求和。

SUMIF用于根据指定条件求和,其用法为:

=SUMIF(条件区域、指定求和条件、求和区域)

如下图所示,使用SUMIF函数计算一班总成绩:

=SUMIF(D2:D5,F2,C2:C5)

通俗地说就是:

如果D2:D5区域的类别等于F2单元的“一类”,则将C2:C5单元对应的区域相加。

6.根据出生日期计算年龄。

dif函数第一个参数是开始日期,第二个参数是结束日期,第三个参数是返回的数据类型。

用y返回整年的数字。使用m返回整个月的数量。

如下图所示,根据c栏出生日期计算年龄,公式为:

=DATEDIF(C2,TODAY(),“y”)

7.计算父亲节。

父亲节是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下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父亲节的具体日期。

=(A2”-6-1)-WEEKDAY(A2”-6-1,2) 21

WEEKDAY函数返回一周中的某一天。默认情况下,1~7表示周日到下周六。

第二个参数是2,周一到周日的数字是1~7,比较符合我们的计算习惯。

在这个例子中,用字符串“-6-1”连接A2,得到字符串“2017-6-1”。

然后用WEEKDAY函数计算一周中的某一天“2017年6月1日”,再用“2017年6月1日”减去当天的周值,得到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的日期。

加上最后21天,算出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也就是父亲节。

8.用VLOOKUP功能查询数据。

VLOOKUP函数一直是热门爱好者,它的语法是:

VLOOKUP(找谁,去哪里找,返回什么列,精确还是近似)。

如下图所示,您需要在F5单元格中查询员工的姓名。

=VLOOKUP(F $ 5,B $ 1:D $ 10,2,0)

使用该功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第四个参数通常通过0(或FASLE)以精确匹配的方式进行搜索。

2.第三个参数中的列号不能理解为工作表中的实际列号,而是指定搜索范围中返回值的列。

3.如果搜索值与数据区关键字的数据类型不一致,将返回错误值#N/A。

4.搜索值必须位于查询区域的第一列。

9.反向查询。

LOOKUP函数可以向任何方向查询,常见的方法有:

=LOOKUP(1,0/(条件区域=指定条件,要返回的区域)。

如下图所示,根据G2单元格名称,在A~E数据区查询对应的工单编号。

=LOOKUP(1,0/(G2=B2:B6),A2:A6)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

版权声明:十大常用功能例程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